欢迎您访问周瑜文化研究会官方网站!
 
首页>>学术研究

文翁化蜀与诸葛亮治蜀功绩泽被天府大地

分类:学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17 75次浏览

刘文传 绵阳市三国演义学会

   【内容提要】懂得感恩的四川人妇孺皆知:李冰是中国秦朝善于治理政事的技术型高官的典范。其实汉代的文翁和三国蜀汉时期的诸葛亮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专家,他们的丰功伟绩泽被天府大地却鲜为人知。

  【关键词】文翁  化蜀  诸葛亮  治蜀  功绩

 

   文翁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校长”,文翁兴学名传千古。但同时他还是第一位扩大都江堰灌区的高官。“湔江堰”就是在文翁主导下建成的,是成都平原又一个人与山水相互成就的“天作之合”大工程,是一个有灵魂的活体工程。

   不少学者都认为“岷江与湔江,是天府文化的摇篮。”成都平原能够诞生天府文化,与治水的成果密切相关。只是,人们往往把功劳全记在了李冰身上。司马迁在《史记》中载,由秦国任命的蜀郡太守李冰,为成都平原打造了一套水利系统“都江堰”。李冰继承了大禹的衣钵和鳖灵“决玉垒山”的技法。

   都江堰是“道法自然”的实物样板和注解,蕴含了道家“天人合一”的精髓。“人造堰渠”,是都江堰的精髓。从李冰到文翁,基本上走出了一条“造江疏浚”之路。李冰修建都江堰后,留下管理堰工的机构湔氐道,负责工程管理、维护,兼理地方民情。机构建制与县同级,设水官“都水尉”“都水长”管理堰务。西汉时,湔氐道升为湔氐县。都江堰能保持到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全靠灌区百姓的岁修。古代,每个堰口都有堰长,堰长一打锣,召集家家户户出劳力进行维修。

   一、文翁出任蜀郡太守——主持兴修的水利工程

   汉景帝中五年(公元前145年),在李冰治水后约110年,此时汉武帝刘彻满12岁,司马迁才出生。文翁就奉汉景帝之命带着一家老小到了蜀郡成都,“筑石室以居”,出任蜀郡太守,成为当时四川的最高行政长官。

   文翁,名党,字仲翁,公元前187年出生于庐江郡舒县(今安徽省舒城县)。他少年聪慧好学,饱读儒家经典,通晓《春秋》,以郡县吏察举出仕。他在任期间政绩卓著,深受蜀人爱戴,被尊称为“文翁”,与诸葛亮、张咏、赵抃并称为“四大治蜀名臣”。

   文翁极为重视都江堰的管理、维护。岷江、湔江常年水患,文翁开始逐步实现他的治水理想。成都平原的北上方,岷江、湔江上游之间,仍然还有一大片空白区无法用水,成都城位于空白区下方的中心位置。尚未有效治理前,彭州、新都、什邡、广汉、青白江等地,旱涝不定,一般是十年九旱。

   文翁把目光,投向了湔江河谷。通过踏勘他了解到龙门山脉是岷江与沱江上源的分水岭。龙泉山脉,是岷江与沱江的分水岭。湔江,发源于彭州市龙门山脉海太子城峰西南,在巍峨的群山之间,九曲回环,穿山而出,远望如一条蓝色的纱巾,全长139公里。古称湔水、蒙水、彭水等,上游称金河。湔江是典型的山区河流,常致洪患。

   溯湔江向北而上,经彭州新兴镇,在通济镇三岔河口处,向西北而上,是湔江的干流白水河,向东北而上是湔江的另一条支流白鹿河(又称雁江)。两河交汇,史称“两河流域”。《华阳国志》说:“蜀工鱼凫于湔山。”湔山,起于新兴镇的阳平山。第三代蜀王鱼凫,带领古蜀人在这里打渔、养蚕。湔江上游河水,在中低山区行进,一路上河谷狭窄,岩坡陡峻,有些河段,水面宽度只有40米至60米,加上河道跌水和深潭,水流湍急,飞流溅沫、响声震耳。告别大山,湔江从深山冲出“彭门阙”,挟带着龙门山的大量砂石,进入平原。河谷突然展宽,水流突然变缓,水中沙石停积下来,形成砂砾石河床,有些河段的宽度达到四公里。

   龙门山脉一带河流易涨易落,推移质多,常常出现山洪泛滥,不仅导致湔江、白鹿河下游经常河水泛滥,沿河居民粮食绝收,而且一旦壅塞,无法排泄,就会导致“蜀水不流”“蜀地潴水”。巨大的“堰塞湖”,“悬浮”在成都平原的“后脑勺”。

   治水需要智者。文翁善听民声,常步行于成都的大街小巷,以察民情。一日,他看到街头灾民突然增多,上前打听,才知道繁县、湔氐县因湔江断流出现旱涝灾害,繁县良田裂缝寸余,湔氐县则是一片汪洋。二县庄稼颗粒无收,百姓纷纷外出逃荒。文翁带领都水尉、繁县县令,实地考察灾情。他们驻足天彭门,只见皂角岩垮塌,岩石压断湔江河床,上游水淹良田,下游久旱无收。“天彭门”,位于湔江出山处的“堋口”,又称关口。“堋”“堰”相通。《华阳国志》有“天彭门”之称;《太平寰宇记》有“天彭关”之名。《元和郡县志》说:“彭州以岷山导江,江出山处,两山相对,古谓之天彭门,因取以名。”牛心山、寿阳山两山夹峙,隔江相对,状如门阙,气势雄伟。

   文翁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当务之急,须立即打通皂角岩,以排上游水患,解下游旱情。回到郡府后,他即上书朝廷,争取治水资金。同时,他也在地方绅士中募集钱款,集治水资金。

   为了治水,文翁足迹遍布湔江、蒲阳河流域,近则徒步,远则骑马。夜深人静时,城内人家的灯火一盏一盏相继熄灭,郡衙里却一灯独明。文翁正在冥思苦想治水方案,他手中的毫笔在公案的纸上“沙沙”移动。夜夜秉烛,反复修改后,“湔江堰”的方案终于完成,上报至朝廷。

   “湔江堰”的设计,沿袭了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采用疏导、分流的方法,巧妙利用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无坝引水,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相互依存、共成体系,涉及系统工程学、流体力学、地形学等多方面的科学技术。

   不久,朝廷批复并拨来专项经费,令早日开工。文翁也筹集到了不少治水的银两。

   秋后开工,文翁坐镇“天彭门”,率领、指挥数千堰兵、数万民工,挖掘河道。堰兵和民工们不遗余力地劳动,“穿湔江口”,开蒲阳河。

   不到两年,他们便疏浚了山内的九条河流,引导河水顺畅汇入湔江,在“天彭门”打通皂角岩,凿通湔江口,开江口灌渠,渠首在湔水出山关口,关口以下,模仿都江堰,分泄从乱山丛中咆哮而出的湔江、白鹿河水,让水流像一把折扇似的分成多股,开通“湔江九河”,水流不再向南流向平原腹心,而是流入成都城区,顺着平原的北部边缘,流向东边……

   “岷山导江”,是导江,不是开江,通过都江堰枢纽蒲柏闸分流,分内江水,引到彭州,与湔江会合。因位于蒲阳镇之南,流至广汉三水关,有彭州的蒙阳河自北来汇,故名蒲阳河。

1.png 

湔江河谷

   与几条从都江堰流出的河流不同,蒲阳河不像柏条河(检江)、李冰建堰时开凿的走马河(郫江)、蜀汉丞相诸葛亮组织开凿江安河一样,呈现出由西北向南而下的流向,而是调头呈现出东偏北的流向,经过都江堰的蒲阳镇、驾虹镇以后,经过郫县唐昌镇,就东南拐向彭州、新都,沿着成都平原边缘,向川东北方向延伸。“东别为沱”,去向也变为沱江。最后,在金堂的云顶山下,汇入沱江。

   湔江水分流到下游各州县,在平坝建立了自流灌溉水系。涝灾旱情得以控制,百姓欢呼雀跃。《华阳国志》记载,文翁“穿湔江口,灌溉繁田千七百顷”。《蜀中名胜记》说:“江水出羊膊山,北连甘松,至于灌口”“汉文翁为守,穿湔江水堰流以灌平陆,春耕之际,需之如金,号曰金灌口也”。灌口因春耕时需水如金,故称“金灌口”。

   对此文翁并不满足,他还要把都江堰灌区扩大到成都平原的北部。他又带领堰兵、百姓构筑水利网,在蒲阳河桃花滩处,依地势开凿一条河,连接蒲阳河与青白江,引泯江水入湔江中游,汇泯江水入进青白江,最后入沱江。至此,接纳白鹿河水的湔江,由北向南蜿蜒穿流,从丹景山镇的关口流出,进入平原,分为数流呈扇状,向东南辐射,把湔江之水分流到下游各州县;蒲阳河,从都江堰东门外分水东北流,流经蒲阳镇,进入彭州界,两河于青白江汇合,增加青白江的灌溉用水,既减轻岷江洪水对平原西南部的威胁,又增加沱江的水量,平原腹地的农田在枯水期也能得到灌溉。

   文翁丰富、完善了疏导流水的“扇形水系”。青白江成为同时流淌岷江、沱江两江水的“双生河”,把岷江、沱江的水送往平原东北部,在金堂的交界处汇合石亭江、绵远河后,称为北河。穿过龙泉山,进入沱江流域。沱江流淌着岷江的水源,被称为“混血儿”,沱江流域成为四川省内唯一的“非封闭型”流域。

   不仅如此,文翁还再接再厉,就在他建“石室精舍”的当年,又带领民众再把都江堰灌区扩大。据《水经注校》记载,“籍江为大堰,开六水门,用灌郡下北山”。文翁又在成都平原最低处,今新津县城东南修觉山下(邓双镇),南河和西河的汇流处,修筑了一道拦截蒲江水的大坝,开“六水门”,将岷江水引至成都平原南部,灌溉农田,使成都平原真正形成了千里沃野。

   “仿都江堰例,以竹篓垒石为堤”,文翁率民工修建了“有坝引水”的通济堰。拦河坝与南河斜交,堤防采用“顺篓”堆砌,拦河坝采用梯形断面的“品篓”安砌。渠首,建六个上下开关的大水门,可据需要放水灌溉农田。这也是通济堰的前身,历史上曾有六水门、蒲江大堰、远济堰等称谓。通济堰与成都平原普遍使用的无坝引水工程相比,相当特殊。它属于“有坝引水”,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运用时间最长的“活动坝”。

2.png

 

通济堰

   湔江堰,成为完美的“天人合一”的自流灌溉水利系统。在成都平原,蒲阳河与柏条河呈小“八”字状,湔江、蒲阳河与走马河、江安河呈大“八”字状,形成密如蛛网、星罗棋布的农田水利网,覆盖了成都平原以北的一大片空白区。灌溉范围涵盖都江堰东部、彭州与新都的大片土地,惠及什邡、广汉、青白江、金堂。

   到了近代,“湔江堰”仍在发挥作用,出山口以下分为7支,有小堰100座左右,灌溉今彭州、新都、广汉、什邡等县(市、区)农田,还是青白江居民饮用水的供水水源。岷江、沱江和涪江,造就、滋润了成都平原。千里沃野初具规模,万顷良田自兹肇始。

   在西汉初前,“天府”是用来羡称“关中”地区 。到西汉后期,成都平原的富庶逐渐超过了关中平原,农作物产量水平前所未有,水稻亩收可达30斛至50斛,大约相当于如今亩产390公斤至580公斤,而当时全国中等土地种栗,一般仅得三四斛,粮食亩产仅为成都平原的十分之一。说到“老天府”关中时,反而叫作“郊野之富,号为近蜀”。

   到了北宋,成都平原仍是全国最重要的稻米产区之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班固的《汉书》,将文翁列于整个西汉“循吏”的首位,认为他“谨身帅先,居以廉平,不至于严,而民从化”。

   湔江因文翁治水,成为彭州的母亲河。彭州人感谢文翁功德,修建了“文翁祠”“文翁塔”。文翁祠,在“湔江堰”旧址,至今廊柱犹存,颂褒的联刻于柱上,清晰可见。其中有“东流不尽汉时水,西望长陪秦守祠”,将文翁治湔江与李冰建都江堰相提并论,功若等同。彭州人思慕文翁,把仙居乡改成思文乡、场名改为思文场(现为思文社区)。“岁时祭祀不绝”,成都人为文翁立祠纪念,以文翁为“蜀郡人物”为荣。正因为文翁功绩,蜀人的世代维护和褒扬,他主持始建的“通济堰”成功入选2022年度(第九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成为都江堰灌区范围内的第二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二、诸葛亮治蜀兴川——护堰筑堤再兴水利

   水利作为农业的命脉,诸葛亮协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后,首先就高度重视了发展农业生产,自然也非常注重对水利工程的维修和建设。李冰父子主持修筑都江堰,开郫江、检江等河流,建成了一个“决渠为雨”“水旱从人”的自流灌溉系统。诸葛亮将维护和管理都江堰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水经注》载:“诸葛亮北征,以此堰农本,国之所资。有堰官。”蜀汉建兴六年(即228年),诸葛亮颁布了保护都江堰的政令,对岁修都江堰的日期、掏挖、清淤深度等都作出明确规定,并专门制作了用于清淤的石标尺。他还仿照文翁设置堰官,抽调一千二百名士兵,常年淘浚河道,维修堤堰,以保证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营。诸葛亮当年用于清淤维护的石标尺,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被原样仿制的不锈钢标尺替换。

3.png 

都江堰水利工程远景

   相传,诸葛亮的儿子诸葛乔曾被派往都江堰护堰,并参与清理河道淤泥工作。清淤工程量很大,诸葛乔与工匠们同吃同住,不辞辛苦,夜以继日地劳作。诸葛乔在都江堰隐瞒身份,把自己当作一个普通的官吏,拿着微薄的俸禄,当有工匠问他为什么也姓“诸葛”,丞相诸葛亮是否是远房亲戚时,他一再推说不是。诸葛乔体会到诸葛亮的一片苦心,虽在都江堰风吹日晒,却不曾向家中抱怨过一声,寄回来的信里只说一切安好,自己长了不少见识。

   都江堰因李冰父子而生,因诸葛亮而兴。诸葛亮仿照文翁制订并设置堰官、岁修维护等治水措施,被严格执行了近2000年,且被延用至今,对避免成都平原水旱灾害、保障农业丰收和维护都城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仅如此,为防水患,诸葛亮还主持修筑了九里堤。据《成都通史》记载:九里堤原堤坝位于郫江东岸,东起现北较场附近,西至九里桥,全长十余里,历史上曾号称“九里长虹”。九里堤的作用有“防洪、护堤、护岸”,但更为重要的是“为漂运修建宫城所需木材等”。相传筑堤工程始于李冰时期,后诸葛亮在前人基础上重建。诸葛亮开府总理蜀国政务后,听说西北郊的柏条河常泛滥成灾,便亲自前往考察。果然,暴雨后的河堤垮了三里,洪水淹没了大片庄稼。诸葛亮立即派人将堤坝重新筑好。这时一位白眉老人走来,看到刚修筑的河堤,反而摇头叹气。诸葛亮心想也许这老人对筑堤有更好想法,忙上前请教。但老人只留下一个“九”字,即飘然离去,这让诸葛亮百思不得其解。

   第二年夏天,洪水再次爆发,修好的三里河堤又被冲垮。诸葛亮突然想到老人写的“九”字,口里念道:“三里河堤,三、三、三……”他恍然大悟,重新设计后筑起了长九里的防洪大堤。九里堤筑成后,再未被洪水冲垮,人们感念诸葛亮筑堤治水之功德,又将此堤称作“诸葛堤”。

4.jpg

诸葛庙

   清末,九里堤上建有诸葛庙;今成都市九里堤中路附近曾有“诸葛村”。近代民间据说还有诸葛亮颁发的《九里堤护堤令》:“丞相诸葛令:按九里堤捍卫都城,用防水患。今修筑竣,告尔居民,勿许侵占损坏。有犯,治以严法。令即遵行。章武三年九月十五日。”尽管其真实性有待考证,但这些冠以诸葛亮之名的历史遗存,都透露出蜀地百姓千百年来对诸葛亮的怀念爱戴之情。

   诸葛亮还曾对当时蜀国境内其他地方的水利工程实施过修缮,以发展当地农业生产。如汉中“山河堰”,中国古代陕西汉中引褒水灌溉农田的一项伟大水利工程,与关中的郑国渠、白公渠、四川的都江堰齐名于世,相传创修于刘邦为汉王都南郑时,由萧何、曹参创修而成。建兴十年至十一年 (232233) ,诸葛亮在汉中实行“休士劝农”以就地筹备军粮时,曾对山河堰“踵迹增筑”,借以灌溉农田,“务农殖谷,以备军需”。

   诸葛亮重视水利工程的维护和兴修,延续了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景象,使蜀汉地区“百姓布野,余粮栖庙”,得到了人们的赞颂和爱戴,也为后世兴修水利、防治水患留下了更多启迪。

5.jpg

都江堰文翁塑像

6.jpg

都江堰诸葛亮塑像

   今天的世界文化遗产地都江堰离堆公园堰功道上,为表彰历代治水功臣,将历史上十二治水功勋青铜塑像排列两边,以供后人瞻仰,诸葛亮被名列十二治水功臣之首。因为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他为官公正无私,首开官员财产公开制度,《出师表》足可说明他的家庭财产明细。他为四川人民留下许多美好传说,被历代官员和百姓奉为清正、廉洁、忠心、正直的化身,唐代大诗人杜甫来到成都后,游武侯祠留诗赞叹:“诸葛大名垂宇宙,忠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水利兴则国兴旺,如今的天府之国成都平原,富饶肥沃绿油千里,都江堰、通济堰功不可没,科学合理调配水资源,充分发挥水利作用,号称世界第一大水利工程,历经两千年仍然造福人类,乃是当今世界的奇迹。

   200011月,时逢都江堰名列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之际,都江堰堰功道建成,其道碑略曰:

   二千五百载岁月更迭、枫红月白、北雁南归。都江堰鱼嘴分江、飞沙泄洪、宝瓶吐露,始造就“扬一益二”之人间天府。然自李冰以降,古堰屡有兴衰、历代多有创革,终使古堰千古不废。东流之水,滚滚而去,稻菽芬芳,氤氲四季。饮水之时,怎能忘掘井之人;凉荫之下,岂可忘植树前辈。堰功道右傍花洲、左接清溪,西望雄关,直达离堆。悠悠文化,昭昭历史,大成于此。古堰长流,逝者如斯,唯治水之功不朽。大道初成,景美情深。历代先贤,彰明于此。百千堰功,水垂青史。

 

   主要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

        2、常璩《华阳国志》

        3、郦道元《水经注》

        4、《太平寰宇记》

        5、《成都通史》

        6、《诸葛亮集》


相关新闻


地址:安徽省舒城县城关镇大黉巷教育局院内
联系电话:0564-8664769
Copyright@2017-2024 zhouyuhome.cn All Rights Reserved 周瑜文化研究会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