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周瑜文化研究会官方网站!
 
首页>>学术研究

周瑜在历史与文学不同的定位及名人效应

分类:学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3-10-09 105次浏览

郑铁生 中国三国演义学会


   周瑜是历史人物,其英名载入史籍,千古流芳。这人所共知,但周瑜被《三国演义》重新塑造后,人物形象发生了“变异”。其形象在历史上和作为中国古典小说名著中的典型人物的定位是不同的。因此,周瑜的名人效应在历史和文学中既有共鸣的一面,也就是说,《三国演义》周瑜形象,彰显了历史人物周瑜,产生了更广泛的深远的影响。也有不同的一面,就是在传统文化不同的领域产生的内蕴各不相同。

一、从三国到北宋八百年间的历史时空里周瑜的定位是历史伟人

早在《三国志》周瑜已被历史学家陈寿盖棺定论:“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从此受到历代的褒奖,鹰扬天下。历史人物周瑜是一个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创造了以少胜多的战争范例——赤壁之战。周瑜故里的学者李卫生概括“周瑜的一生,虽然只有短暂的36年,但却是辉煌的一生。他的英名盖世,智慧超群;雄才大略,胆识过人;风流倜傥,英俊潇洒;胸怀宽广,忠君荐贤;佳偶绝配,千古美谈,是历代人们所钦佩、羡慕和吟诵的一代英雄人物!”

历史时空跨过了漫长的800多年到北宋,苏东坡一曲《念奴娇·赤壁怀古》流芳千古,他对历史人物周瑜的颂扬,不单单是文学创作,而是作为一位北宋政治家的苏东坡对历史人物周瑜的高度评价。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首词是苏东坡在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游赏黄冈城外的赤壁矶时写下的。赤壁战场究竟在何方,向来众说纷纭。苏东坡用“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点明传说黄州赤壁是古战场。苏东坡兀立长江岸边,触景生情,看到大江的汹涌奔腾,用“乱石”三句,集中写赤壁景物:陡峭的山崖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搏击江岸,滚滚的江流卷起雪浪滔天。随即用“浪淘尽”三个字把大江与千古人物联系起来,创造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时空背景,把读者顿时带进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振奋!三国是人才辈出的时代:横槊赋诗的曹操,驰马射虎的孙权,隆中定策的诸葛亮,足智多谋的周公谨……真是“一时多少豪杰”! 但在如此众多的英雄人物中,诗人最崇敬的是指挥赤壁大战具有非凡气概的统帅周瑜。可以想见周瑜在历史长河中给历代人们留下的印象多么得深刻。所以下片“遥想公瑾当年”六句选择了周瑜英雄业绩的闪光点,几笔就把周瑜写得挺拔超群、靓丽生辉,倾力塑造青年将领周瑜的形象。

据史载,建安三年东吴霸主孙策亲自迎请24岁的周瑜,授予他“建威中郎将”的职衔,并戮力攻取了皖城,得江南美女二人,孙策娶大乔,周瑜娶小乔。而后十年周瑜才指挥了赤壁之战。大战之前的紧张时刻,周瑜谈定自若,“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装束儒雅,风度翩翩,表现出了他成竹在胸,稳操胜券。“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抓住了水战加火攻的特点,试想,在滚滚奔流的大江之上,一位卓异不凡的青年将军周瑜,谈笑自若地指挥员水军,抗御横江而来不可一世的强敌,使对方的万艘舻船,顿时“灰飞烟灭”,这是何等的气势!赤壁之战成就了英雄、事业、美女集中于一身的周瑜,令历代多少人钦慕,千古传诵。苏东坡用“小乔初嫁了”一句,从生活细事上烘托周瑜的年轻得志,同时也是在向人们暗示:赢得这次抗曹战争的胜利,方能使东吴保有江东。否则,杜牧《赤壁》诗所假设的东吴败北,“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局面难免出现。

历史记载周瑜彪炳史册的实绩主要有:

(一)追随江东英才孙策,共创东吴基业。

周瑜从年轻就矢志于报效孙吴,《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记载:

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也。从祖父景,景子忠,皆为汉太尉。父异,洛阳令。瑜长壮有姿貌。初,孙坚兴义兵讨董卓,徙家于舒。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瑜从父尚为丹杨太守,瑜往省之。会策将东渡,到历阳,驰书报瑜,瑜将兵迎策。策大喜曰:“吾得卿。谐也。”

 

公元195年孙策召周瑜共创江东大业,破横江、进曲阿、守丹阳、占皖城,当时才24岁,人皆呼周郎。《三国演义》这段历史记述周瑜与孙吴事业的起因和过程,比较简略,也与史册记载基本相吻合。第十五回描写:“行至历阳,正行之次,见一彪军到。当先一人,见策下马。策视之,其人面如美玉,唇如点朱,姿质风流,仪容秀丽。胸藏纬地经天之术,腹隐安邦定国之谋,乃庐江舒城人,姓周,名瑜,字公瑾。汉太尉周景之孙,洛阳令周异之子。初,孙坚讨董卓之时,移家舒城,瑜与孙策同年,结为昆仲。瑜小策两月,以兄事之。策住瑜道南大宅,策与瑜升堂拜母,有通家之好,如此至交甚厚。瑜叔周尚为丹阳太守,因往省亲,到此与策相见,以诉衷情。瑜曰:‘某愿施犬马之力,共图大事。’策曰:‘吾得公瑾,大事谐矣!’

(二)周瑜辅佐少主孙权。

孙策刚刚死去,孙权继兄业掌大权,便想大有作为。虽因得天独厚地占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民附,但如何策守父兄之业,周瑜向孙权进谏:“自古‘得人者昌,失人者亡’。为今之计,须求高明远见之人为辅,然后江东可定也。” 周瑜向孙权推荐了鲁肃,鲁肃向孙权推荐诸葛谨,张紘又推荐了顾雍。以后“连年以来,你我相荐”,文得阚泽、严峻、薛琮、程秉、朱桓、张温、骆统、吾粲等;武得吕蒙、陆逊、徐盛、潘璋、丁奉等。早在其父孙坚时,就有程普、黄盖、韩当、祖茂四将英名令人瞩目;到了孙策时,有周瑜、张昭的辅佐,又添了一批虎将如蒋钦、周泰、陈武、太史慈、凌统等。孙权招揽贤才,知人善任,深得民心。一时人才荟萃,文武咸集,“共相辅佐,由此江东称得人之盛”。周瑜鼎立辅佐少主孙权。

这段历史散见在诸多史书上,如《资治通鉴》卷六十三:

周瑜自巴丘将兵赴丧,遂留吴,以中护军与张昭共掌众事。时策虽有会稽、吴郡、丹杨、豫章、庐江、庐陵,然深险之地,犹未尽从,流寓之士,皆以安危去就为意,未有君臣之固,而张昭、周瑜等谓权可与共成大业,遂委心而服事焉。

《资治通鉴》卷六十六:

初,瑜见友于孙策,太夫人又使权以兄奉之。是时权位为将军,诸将、宾客为礼尚简,而瑜独先尽敬,便执臣节。

《三国演义》也做了如实的描写。

第二十九回:“时孙权既掌江东大事,尚恍惚未安。人报中护军周瑜自己提兵回吴。权曰:‘公瑾已回,吾无忧矣。’却说周瑜守御巴丘。听知孙策中箭,因此回来。将至吴郡,听得策亡,星夜来奔丧。哭拜于灵柩之前。吴太夫人出,以遗嘱之言尽告周瑜,瑜曰:‘瑜岂敢当托付之重任哉!’吴太夫人曰:‘江东之事,全仗公瑾,愿无忘伯符之言,则孙氏举族荷载矣!’周瑜拜伏于地曰:‘敢不效犬马之力,继之以死乎!’权入,拜谢曰:‘权愿不忘先兄之言,明公训诲。’瑜顿首曰:‘某以肝脑涂地,以报相知之恩。’权曰:‘今承父兄之业,将何策以守之?’瑜曰:‘方今英雄并起,得人者昌,失人者亡。须得高明远见之士,以佐将军,江东自定也。’权曰:‘先兄有言:内事委托子布,外事皆赖公瑾为之。’瑜曰:‘子布贤达之士,将军当以师礼待之。瑜驽钝不才,恐负倚托之重,愿荐一人以辅将军。’权问是谁,瑜曰:‘此人胸怀韬略,腹隐机谋。生而丧父,奉母至孝。其家极富,大散资财,以济贫乏。瑜为居巢长之时,将数百人经过,因无粮食,往求稍助。其家有两囷谷米,各三千斛,见瑜言,即指一囷与之。平生好击剑、骑射,寓居曲阿。祖母亡,还葬东城。其友刘子扬数次请往巢湖就郑宝处,此人未去。将军可速召之。’乃淮东城人也。姓鲁,名肃,字子敬。权遂教周瑜请之。

瑜奉命亲往,肃接着共坐。肃问其故,瑜将孙权相待之意白之。肃曰:‘刘子扬曾召吾往巢湖,某欲就之。’瑜曰:‘昔马援对光武云: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今吾主人孙将军亲贤贵士,纳奇录异。且吾闻先哲秘论,承天运代刘者,必兴于东南,推步事势,当其历数,终成帝基,以协天时,是烈士攀龙附凤驰骛之秋。吾方达此,足下不须以子扬之言介意也。’肃从其言,遂同周瑜来见孙权。

(三)周瑜力谏孙权拒曹送质子。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令孙权送质子于魏,以便控制东吴。此举遭到周瑜的反对,极力劝阻孙权。《三国志·周瑜》注引《江表传》曰:

曹公新破袁绍,兵威日盛,建安七年,下书责权质任子。权召群臣会议,张昭、秦松等犹豫不能决,权意不欲遣质,乃独将瑜诣母前定议,瑜曰:“昔楚国初封于荆山之侧,不满百里之地,继嗣贤能,广土开境,立基于郢,遂据荆扬,至于南海,传业延祚,九百余年。今将军承父兄余资,兼六郡之众,兵精粮多,将士用命,铸山为铜,煮海为盐,境内富饶,人不思乱,泛舟举帆,朝发夕到,士风劲勇,所向无敌,有何逼迫,而欲送质?质一人,不得不与曹氏相首尾,与相首尾,则命召不得不往,便见制于人也。极不过一侯印,仆从十余人,车数乘,马数匹,岂与南面称孤同哉?不如勿遣,徐观其变。若曹氏能率义以正天下,将军事之未晚。若图为暴乱,兵犹火也,不戢将自焚。将军韬勇抗威,以待天命,何送质之有!”权母曰:“公瑾议是也。公瑾与伯符同年,小一月耳,我视之如子也,汝其兄事之。”遂不送质。

《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描写,建安七年,曹操趁灭掉袁绍之声威,下令孙权送质子到许昌。孙权既慑于曹操的兵势,又怕受到曹操的挟制,犹豫不决,于是请张昭、周瑜面议。张昭拿不定主意,而周瑜以过人的胆识,斩钉截铁地回答:“将军承父兄遗业,兼六郡之众,兵精粮足,将士用命,有何逼迫而欲送质于人?质一入,不得不与曹氏连和;彼有命召,不得不往;如此,则见制于人也。不如勿遣,徐观其变,别以良策御之。”周瑜从战略的角度分析了送质子的利弊,从而保持了东吴在政治上独立自主的地位。

以上选择了几例周瑜面对军国大事所做出的英名抉择,为巩固东吴江山,做出巨大的贡献。这些说明:第一,在三国至北宋历史时空跨过了漫长的八百多年,经历了历代史家的史评史论,周瑜都是依靠自己的英雄业绩永葆了自己的形象,在历史上是永恒的。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其卓越的军事家、政治家的历史定位是不变的,这一点,毫无置疑。第二,对照史书的记载,可以看出《三国演义》描写赤壁之战前的周瑜形象与历史人物周瑜切近,罗贯中用简略的笔墨记述孙吴已历三世,周瑜追随孙策,为开创江东立下了汗马功劳;辅佐孙权,成为股肱之臣,扼守军事。没有出现什么“变形”的现象。第三,周瑜形象“变形”最早的文字是从元代的《三国志评话》、元杂剧开始的,但它的影响并不大。主要是《三国演义》,而且《三国演义》所描写的历史人物“变形”最严重的是周瑜。所以说,周瑜在历史与文学上的定位是不同的,应当把文学形象的周瑜与历史人物周瑜分开界定。文学形象不能代替历史形象,周瑜形象永远以历史定位为准绳,名流千古,光辉史册。

二、历史人物周瑜在《三国演义》中发生形象“变异”始自赤壁大战的叙事

《三国演义》“赤壁大战”(43-50回)尽管用最详尽的笔墨刻画了周瑜的战略意识、统帅才能、军事指挥,但在他与诸葛亮相交过程也暴露了狭隘的阴暗的心理,嫉贤妒能。历史人物周瑜形象在《三国演义》中发生了“变异”。究其原因,是小说家创作的需要,有的人物形象增饰夸张,如诸葛亮、关羽;有的人物形象则被贬低,或变形,如周瑜。

(一)《三国演义》整体叙事框架:蜀汉是重心,其次是曹魏,再次是孙吴。

我们知道:小说家主体意识的介入和渗透,是其对历史生活的艺术感知。他对历史生活进行反映时,所把握的不是现实时空的全部,而是其心理结构所选择和接纳的那一部分,即审美创造需要的那一部分。在情感意志和价值观念的驱使下,对现实时空关系进行错位、变形和强化等艺术处理,这些都是小说家艺术创造过程中留存在其心理空间的审美意象,最终落脚点是小说家对历史生活的艺术穿透力和表现力。

从《三国演义》叙事结构中,不难洞悉到罗贯中把对三国历史的认识凝聚到“隆中决策”,作为一个视野焦点,去构建小说的整体叙事框架。历史虽然没有完全按照《隆中对》的蓝图实现,但却成为罗贯中构建《三国演义》叙事框架的视野焦点。必然以此作为审美创造需要的准则,倾注着创造者的情感,灌注着创造者的历史积淀和文化意识,体现着创造者赋予的“意义”。也就是以再现刘蜀建立霸业的过程为《三国演义》叙事的重心,这正是三国鼎足的确立和形成的历史时期。其视野即所感知的时空关系,瞬间的历史可以铺张在广阔的艺术空间,数年历史跨度也可以在一个瞬间的叙事中完成,完全打破客观历史时间的均匀性,而不必拘泥于历史的现实时空。以刘蜀集团的典型人物和历史事件为绾结全书的叙事单元就有:三顾茅庐、刘备转战、赤壁大战、三气周瑜、刘备取川、争夺汉中、关羽之死、夷陵之战、七擒孟获、六出祁山、九伐中原,几乎涵盖了《三国演义》的绝大部分内容。其实,历史上的魏、蜀、吴三国之中,蜀国是最弱的一个。据《三国志》对三国史事的记载,《魏志》50卷,《吴志》20卷,《蜀志》15卷,不及《魏志》三分之一。而在《三国演义》的叙事结构的时空关系中,蜀汉则占据了中心地位,是被强化了的对象,其次是曹魏,再次是孙吴。可见,小说家在《三国演义》叙事结构时空关系的强化上,主要是体现在三足鼎立的形成和发展这一历史进程和与其同步形成的曹、刘、孙三个高能政治军事集团上,而且特别是以刘蜀集团为重心。从这个视角审视,无疑周瑜这个历史人物必然受到整部《三国演义》叙事结构的制约,赤壁之战是三国鼎足过程的艺术特写,周瑜作为指挥赤壁之战的统帅,虽然是重点刻画对象,但为了烘托诸葛亮,对周瑜也作了相应的“变异”,使得周瑜形象和历史原貌相去甚远。

(二)《三国演义》作者设计周瑜形象“变形”,是放在周瑜与诸葛亮的交互关系中,实践了“关系出性格”,最典型的的叙事篇章莫不过脍炙人口的“三气周瑜”。

“现实生活中,各种人们的性格,也是在人们的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换言之,即在错综复杂的人事关系中形成的。因而,每一性格的特点、层次和深度,也需要在人和人的关系中才能表现出来。这就是关系出性格。”《三国演义》根据《三国志》、《资治通鉴》“赤壁之战”的叙事结构线索,虚构出了重要的情节都是把诸葛亮放到了历史大变革的舞台的中心位置,塑造了一位封建地主阶级超群的政治家。以他高屋建瓴的气魄,洞悉一切的远见卓识,谙熟斗争艺术的才能,机敏多变的智力,去扭转危局,实现孙刘联合。孙吴一方来鼎力维护孙刘联盟,共抗曹操这一决策的代表性人物只有两人,一是鲁肃,一是周瑜,而且作为军事统帅的周瑜对孙权的影响更大。对此《三国演义》描写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故事,如周瑜主战,劝说孙权,团结老将,蒋干盗书,草船借箭,苦肉计,连环计等。从而塑造了一位青年统帅的形象,刚毅果断,明智审慎,气度博大;运筹帷幄,雄才大略,但在对待联盟军的军师诸葛亮的才高于己时,又表现出心胸狭小,嫉能害才。如周瑜与诸葛亮智斗,虚构出一场“草船借箭”。《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描写蒋干中计后,周瑜心中十分得意,便派鲁肃去诸葛亮处,“试以言挑之,看他知也不知”。诸葛亮没等鲁肃发话试探,先以贺喜为由说破此事,弄得鲁肃“开口不得,把些言语支吾了半晌”。鲁肃回去以后,实说了此事,周瑜大惊,决意杀掉诸葛亮。鲁肃劝说:“‘若杀孔明,却被曹操笑也。’瑜曰:‘吾自有公道斩之,教他死而无怨。’肃曰:‘何以公道斩之?’瑜曰:‘子敬休问,来日便见。’”这里描写的鲁肃“愚直”,他不但把握不了周瑜的巧妙算机,也看不透诸葛亮的高深城府。等到鲁肃私自调拨船只、士兵与诸葛亮后,“至第三日四更时分,孔明密请鲁肃到船中。肃问曰:‘公召我何意?’孔明曰:‘特请子敬同往取箭。’肃曰:‘何处去取?’孔明曰:‘子敬休问,前去便见。’”周瑜一个“休问”,诸葛亮一个“休问”,却都瞒着鲁肃,等到这些机谋被说破,“肃方才省悟”。鲁肃忠心事吴,卓识远见,弘毅宽厚,忍辱负重,有宽宏的风度和气量,往往起到人际关系调节的作用,避免了周瑜急功近利,常常在关键时刻暗中保护诸葛亮,使得周瑜杀害诸葛亮的阴谋未能得逞。从根本上讲,是有利于孙刘联盟,有利于孙吴政权巩固,真可谓“大智若愚”。周瑜的心胸狭窄、嫉贤妒能始终与维护孙吴的基业连在一起,成为其性格之中的“小我”与“大我”交融的个性特征。

三国时期的荆州,北部抵南阳郡,南部跨广东,中部包括湖北、湖南省的大部。辖长江,贯湘水,资源丰富,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是兵源和粮源的重要地区。地理位置决定其为三国争雄的战略要地,对于刘备来说,“隆中决策”战略目标:“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益州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对孙权来说,先据荆州,后图巴蜀,才能划江而治,然后霸业可成。对曹操来说,进占荆州,方可一统天下。荆州在三方力量的作用下,相动相克,所有的“人谋”都在相动相克上用尽心机。荆州之争《三国演义》是一个中心历史事件,整整五十个章回,都运行在“荆州之争”这条结构线索上,三国最杰出的人才都主动地或被动地卷入“荆州之争”的历史旋涡中,他们或制造、或引发、或推动而产生的大大小小的历史事件都是“荆州之争”相动相克的具体体现。赤壁之战后,曹、刘、孙三家共同分占荆州,曹操占据襄阳以北的南郡、江夏郡的一部分和南阳郡;孙权占领南郡和江夏郡的另一部分;刘备占据长江以南的武陵、长沙、零陵和桂阳。荆州三分的局面只是暂时的,各方都处心积虑地想独霸,因而争夺是不可避免的。随着情节的渐进,曹操败北后,孙、刘争夺荆州的拉锯战开始了。孙权是朝思暮想,势在必夺;刘备是以柔克刚,赖着不还。孙刘之间,明争暗斗,时紧时松。周瑜为夺取荆州,处心积虑地施展计谋,急功近利,气急败坏,他“变形”的性格弱点越来越突出。周瑜的智谋,总能让诸葛亮看透;周瑜的计谋,又总能让诸葛亮化解。周瑜与诸葛亮两个杰出的人才,在对比中不仅各展风采,而且衬托诸葛亮形象高于周瑜,是一位更加智慧的典型。如果说在“赤壁大战”前期,这种对比是点缀或侧面烘托的话,那么在“三气周瑜”这一情节中,则完全是正面展现,是“关系出性格”的经典化,也是历史人物周瑜“变形”的定型。

一气周瑜”。

《三国演义》第五十一回写当曹操赤壁败北的尘埃未落,刘备就与东吴抢夺南郡。周瑜和鲁肃一道来告之刘备,东吴取南郡“已在掌中”。刘备笑曰:“胜负不可预定。曹操临归,令曹仁守南郡等处,必有奇计;更兼曹仁勇不可当;但恐都督不能取耳。”俨然以一副霸主的姿态告诫周瑜,微笑中含有不以为然的神色。周瑜心骄气盛,被刘备略微一激,马上就回答:“吾若取不得,那时任从公取。”刘备抓住周瑜一时语失,立即认真敲定说:“子敬、孔明在此为证,都督休悔。”诸葛亮又附和着应付了周瑜。待周瑜、鲁肃走后,刘备问诸葛亮:“却才先生教备如此回答,虽一时说了,展转寻思,于理未然。我今孤穷一身,无置足之地,欲得南郡,权且容身;若先教周瑜取了,城池已属东吴矣,却如何得住?”刘备一心想得南郡,而诸葛亮却让刘备表面上做出宽容大度的样子,蒙蔽了周瑜。周瑜与曹仁鏖战,好不容易打败曹仁,满以为南郡到手了。万万没有料到诸葛亮趁周瑜与曹仁大战时,派赵云捷足先登,夺得城池。同时,诸葛亮还利用曹军的兵符,调离荆州和襄阳的曹军,派张飞和关羽分别智取了荆州和襄阳,气得“周瑜大叫一声,金疮迸裂”。

二气周瑜”。

周瑜出谋,让孙权的妹子嫁给刘备,借机将刘备扣住,作为人质,交换荆州,结果弄巧成拙。刘备为了脱离孙权的控制,与孙夫人以“推称江边祭祖,不告而去”。孙权得知,派兵追赶。周瑜恐刘备走脱,先断了江边水路。刘备、孙夫人在旱路被周瑜派将拦截,孙夫人独当一面,几次严词怒斥周瑜派遣的将领,得以让刘备先行。终于,在江边诸葛亮率船接应上刘备。待周瑜派遣的将领赶来,诸葛亮“笑指岸上人而言曰:‘我已算定多时矣。汝等回去,传示周瑜,教再休使美人局手段。’”刘备一行拽起风帆,尽力望上游驶去,周瑜率水军追赶,刘备一行弃船上岸。周瑜亦率军上岸追赶,被关羽等杀退。“周瑜急急下得船时,岸上军士齐声大叫:‘周瑜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瑜自思曰:‘吾计不成,有何面目去见吴侯!’大叫一声,金疮迸裂,倒于船上。”

 “三气周瑜”。

周瑜战略眼光浅近,只顾孙吴利益,他上书吴侯,令鲁肃向刘备讨还荆州,未果。鲁肃回见周瑜,具言其事。周瑜为其出谋划策:“吾有一计,使诸葛亮不能出吾算中。子敬便当一行。”“再去荆州对刘备说,孙、刘两家,既结为亲,便是一家;若刘氏不忍去取西川,我东吴起兵去取;取得西川时,以作嫁资,却把荆州交还东吴。”这就是欲取荆州,实施“假途伐虢”之计,被诸葛亮识破。诸葛亮让刘备虚以应酬,答应鲁肃的请求,诸葛亮还表示:“如雄狮到日,即当远接犒劳。”鲁肃回复周瑜,周瑜大笑:“原来今番也中了吾计。”随后周瑜部署大军,望荆州而来。“既至城下,并不见动静。瑜勒住马,令军士叫门。”楼上赵云出曰:“都督此行,端的为何?”周瑜回答替刘备取西川。赵云说:“孔明军师已知都督假途灭虢之计,故留赵云在此。”周瑜无奈,又接到到哨兵的报告,关羽从江陵,张飞从秭归,黄忠从公安,魏延从孱陵,四路军马杀来,“喊声远近震动百余里,皆言要捉周瑜。瑜马上大叫一声,箭疮复裂,坠于马下。”一心想索取荆州,步步紧逼下,诸葛亮施计,使周瑜的举措每每落空。结果“三气周瑜”,周瑜竟被气死。巴丘临终遗嘱,“仰天长叹曰:‘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

(三)“三气周瑜”是小说家的虚构,创造出小说艺术的生命,魅力无穷。不但为戏剧、说唱、绘画等艺术形式提供了再创造的素材,而且成为流传民间的故事段子,凝结为惯用语,其在传统文化中影响十分深远。

罗贯中采用《三国演义》惯用“以三为法”的手段,把诸葛亮与周瑜斗智斗勇编织成引人入胜、谐趣可笑的“三气周瑜”的情节,其实,“一气周瑜”所讲的故事,史书上查无此事。小说家只不过在此显示了在运用谋略上,诸葛亮比周瑜智高一筹。“二气周瑜”也是将孙权嫁妹,偷换成周瑜的“美人计”。事实上,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十二月周瑜上书孙权,欲以美女珍玩削弱刘备的意志,加以控制。他上疏曰:“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埸,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而孙权“以曹公在北方,当广揽英雄,又恐备难卒制,故不纳。”孙权没有采纳周瑜的谋略,但小说家却以此演绎了周瑜设谋的美人计,拙劣可笑,俗话说得好“赔了夫人又折兵”。进一步在周瑜的脸涂上一层被捉弄的尴尬的色彩。“三气周瑜”同样是与史无证,而且“三气周瑜”一次比一次递进,周瑜一次又一次失败,总是着鞭在后,弄巧成拙。用他切身的体会则是:“既生瑜,何生亮!”把两位杰出的人才放在沧海横流的时代,用对比的方式,显示出周瑜的弱点:器量狭小,容易冲动,感情用事,衬托出诸葛亮的大气大度,稳健谨慎,不动声色。既联合又斗争的艺术,就是力求以外交的手段来谋取有利的转机,避免孙权和刘备两大集团大规模的军事冲突。

那么,为什么虚构的“三气周瑜”的情节,能够被读者接受,并脍炙人口,传至后世?这就是因为“三气周瑜”的一组故事都依附在孙刘联盟下的冲突、矛盾和斗争这条历史线索上,而且恰恰是孙刘之间围绕着荆州反复争夺的历史时期,宏观的历史时空是真实的。“三气周瑜”,即《三国演义》第五十一——五十七回完全是烘托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周瑜形象发生了变异也主要在这个时空阶段。刘备趁着曹操赤壁败北,便抢占了荆州,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基业,与孙权集团产生一系列冲突。小说情节集中为“抢荆州”、“借荆州”、“讨荆州”,围绕荆州的争夺而牵涉着曹、刘、孙三方的矛盾和斗争。特别是周瑜和诸葛亮在荆州之争上,表现出他们之间智慧、胸怀和目光的高低深浅,周瑜个人气质不是孤立的出现,而一直裹挟在孙刘争夺这条叙事线索上。虚构的性质和功能是多层面的,而历史题材的作品的“艺术虚构”永远不能离开“艺术真实”的磁场,由此规定了它的性质。它一头牵着历史人物鲜明的个性,一头又蕴含着社会的普遍性。是人物性格、典型的社会环境和真实的细节相融合所塑造艺术形象。周瑜的心胸狭窄、嫉贤妒能这一个性特征,始终与维护孙吴的大业连在一起,与孙吴夺取战略要地荆州裹挟在一起。这是《三国演义》中周瑜形象虚构的“历史真实”的基点。尽管“三气周瑜”的情节和细节全部是虚构,但从中显示出孙刘争夺的焦点以及曲折复杂过程的合理性,是符合历史的真实性,因此,周瑜性格变形的塑造合乎人性,与孙刘争霸荆州的历史逻辑也合拍,具有艺术的真实性。这正是小说与史实的区别。

无论周瑜,还是诸葛亮哪一个天才,都不能改变历史的进程。自公元210年周瑜死后,鲁肃接替周瑜的职位,在鲁肃与诸葛亮的共同努力下,孙、刘联盟出现了稳定的局面,这是三足鼎立的局面向前发展的平稳时期。至于周瑜为东吴着想,想方设法为东吴讨回荆州,实现一统江南的大业。诸葛亮为刘蜀尽力,千方百计保住荆州,借此为基本,发展西川,实践“隆中路线”。这些不同政治集团的代表人物的思想和行动,都是每一个政治势力各自的战略意图,各自的意志。但历史的进程却不是以某个领袖或阶级代表的意志为转移的,由于不同政治势力的意志之间的相互制约,都对历史的进程有所牵制,有所贡献,从而形成一个历史合力,推动历史向前发展。

三、周瑜形象在传统文化内蕴中的多元化、人性化

周瑜这个历史文化名人在一千八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所产生的名人效应,在社会的不同层面是不相同的。

名人效应层面的多元化。历史人物周瑜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所形成的名人效应大体分为三个层面。

一是官方文化。历史学家以及政治人物对周瑜的共识,就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首当其冲是《三国志》的史学家陈寿,他为周瑜作传,评价周瑜:赤壁之战中“衔命出征,身当矢石,尽节用命,视死如归。故能摧曹操于乌林,走曹仁于郢都,扬国威德,华夏是震”。身负重伤与曹仁争夺南郡,“瑜亲跨马擽陈,会流矢中右胁,疮甚,便还。后仁闻瑜卧未起,勒兵就陈。瑜乃自兴,案行军营,激扬吏士,仁由是遂退”。他“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后代史学家多遵循陈寿之论的定评,唐代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64人,周瑜在其中之列。北宋为古代名将设庙,周瑜亦在其列。还进入《十七史百将传》。元明清代史学家、政治家都肯定周瑜的历史地位。

二是士大夫文人圈。我们知道,中国古代文化的总体流向决定了封建知识分子精神上热衷政治,以见遇于君、见荣于世,为终身追求之鹄的。他们往往本着“士为知己者而死”的信念,效命于英主,正如晋朝李兴在《祭诸葛丞相文》中所说:“夫有知己之主,则有竭命之良。”这只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周瑜一表人才,风流倜傥,又“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也就是说在周瑜身上集中了人生最美好最得意的事情,青年得志,什么功名、才华、娇妻,集于一身。这正是苏东坡艳羡周瑜的根本之处。苏东坡还特别点出江南美女“小乔”嫁给了周瑜。中国士大夫的生活情趣、人性欲望往往在建功立业所掩盖下,心灵深处除了热衷政治,建功立业而外,还流露出人性的欲求,往往以有娇妻美妾为最大的满足。中国的士大夫一向把年轻有为、建功立业、娇妻美妾,看作人生最得意的事情。历史上多少人为此付出了一生的心血和代价,只得其一二,很难三全其美。周瑜不仅做到了,而且是短暂的一生就做到了,如此完美,令多少人可望不可即。

三是民间文化。元、明、清时代世俗阶层随着城市的繁华和市民阶层的扩大,不断推动俗文艺的蓬勃,杂剧“三国戏”、小说“说三分”应运而生。他们往往以这种文艺形式赏心悦目,以史料为由头,虚构故事,制造喜剧效果,并不严格史料的真实。“三气周瑜”就有这种喜剧的因素。“整个单元着重表现智者之间的较量,这是盟友之间在一定限度内的矛盾,与誓不两立的敌对双方血腥厮杀大不相同,所以作者在多数场合都以轻松的笔调展开描写。如写鲁肃几度与诸葛亮交涉,颇有令人捧卷欲笑之妙……‘气’时诸葛亮命军士高喊‘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三气’时刘备军大叫‘活捉周瑜’,也都带有调侃的意味。” “三气周瑜”的喜剧效果适合民间文化。 

人性化的名人效应

三国的名人,有的被神化,比如关羽,被历代统治者抬到至高无上的地步,连芸芸众生也向隅膜拜,求神佛似的。有的被贬低丑化,如曹操,自宋代以降,成了白脸奸臣的典型,直到当代才在“为曹操翻案”声浪中,恢复了平头正脸。即使和周瑜斗智斗勇的诸葛亮,也被脸上贴金,不断神化而近妖,失去了人性。总之,他们的人格系统都是以伦理价值为坐标。而周瑜却不同,不管政治领域、士大夫阶层,还是世俗阶层对周瑜的认识有什么分歧,说他是杰出的军事家、说他人生得意、说他心胸狭窄,都把他看作一个活生生的人,是一个人应有的素质和心理。这种人性化的名人效应使周瑜的形象千秋长青。这个事实本身就耐人寻味,为什么自古以来名人鼓噪一时的很多,随着岁月的推移无踪无影,而像周瑜却依旧活在人们的心里,一个根本的原因是人性化的名人效应。

周瑜形象在官方文化、民间文化的共鸣,靠的不仅仅是流播广泛的三国故事、三国戏剧、三国说唱,更重要的是周瑜现象凝缩了千百年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即官本位的封建社会里人性的欲求总是被社会现实所挤压,良臣贤将永远是君权下的统御的工具。这一直是封建社会和政治的重要内容,乃至在现代社会仍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人们从政治学、社会学、人才学等各个角度,都可以从周瑜身上读出有意味的东西,正因如此,周瑜形象才流芳千古,家喻户晓,脍炙人口。

上一篇:周瑜安葬地辨析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新闻


地址:安徽省舒城县城关镇大黉巷教育局院内
联系电话:0564-8664769
Copyright@2017-2024 zhouyuhome.cn All Rights Reserved 周瑜文化研究会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