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时的舒县核心地区是今天的舒城县;舒城是汉时舒县的故地、中心和治所;舒城的县名是由古舒县的县城而取名;舒城是汉时舒县的历史沿革。
其一、舒县渊源于春秋以前舒城的古群舒国。
舒城不仅是舒县的历史渊源,而且是群舒国的故国所在地。《辞源》第三册(商务印书馆,1982年1月出版第2599页)关于“舒”词条:“春秋国名,为徐所灭。故地在今安徽舒城县。诗鲁颂閟宫‘戎狄是膺,荆舒是懲’。”《辞源》非常明确地载明,舒城县是春秋舒国的“故地”。
《辞源》第2600页关于“舒城”词条:“舒城,县名,属安徽省,春秋时舒庸、舒鸠诸国地。汉置舒县。三国时废。唐开元间复置舒城县,属庐州府,历代相因。”这里,《辞源》又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舒城是春秋以前群舒国故地,汉设舒县。现在的舒城就是汉时的舒县。
《安徽省志·建置沿革志》(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方志出版社,1999年1月第一版第8、9页)对群舒国作了很详尽的记载,摘录如下:
群舒为群徐偃姓部族在西周东征后南下江淮以及巢湖沿岸地区所建立的8个小方国:
【舒国】
在今庐江县西南20公里古舒城立国。春秋时为楚附庸。鲁文公十二年(前615年)因“群舒叛楚。夏,(楚令尹)子孔执舒子平”,舒亡。
【舒庸】
由南下的舒人和东迁的庸人在今无为县姚沟一带立国。今舒城县东25公里的舒拐(guǎi,应为“九”里面加“田”,拐为代)为其故城。春秋时期,为楚国附庸。楚北上时,楚师攻绩于鄢陵,叛楚,曾“道(导)吴围巢,伐驾,围厘、虺(hǔi)”,鲁成公十七年(前574年)为楚所灭。
【舒鸠】
是舒、鸠部族南下江淮地区,在今舒城县立国。春秋时期前,先后为楚、吴附庸。鲁襄公二十四年(549年),吴召舒鸠,舒鸠叛楚从吴。秋天,为楚令尹屈建(子木)帅师灭亡(一说次年亡)。
【舒蓼国】
是舒、蓼部族合建的小国,位今舒城县西及霍邱县境。鲁宣公八年(前601年),为楚灭亡。
【舒龙国】
为舒、龙部族联合在今舒城县龙河口建立的小国,春秋时为楚国灭亡。
【舒鲍国】
是舒、鲍部族在今舒城县西南燕子店一带立国,为楚灭亡。
【舒龚国】
是舒、龚部族在今潜山县北23公里的龙潭街建国,为楚所灭。
【宗子国】
为舒附庸国,在今舒城、庐江县之间。鲁文公十二年(前615年),为楚灭亡。
《安徽省志·建置沿革志》第26页对“舒县”的来源有完备的记载:“舒县,县原名源于古舒国。舒国原为东夷集团南下江淮地区的氏族方国。春秋时期以前,对大别山以东地区氏族方国统称为舒。……当楚国势力北向东移时,兼并了江淮地区不少小国,有的成为附庸。舒国是群舒中的大国,最早的文献记载是《左传》僖三年(前657年)“徐人取舒”。舒亡后,楚又封作附庸。在吴王僚二年(前525年)《史记·伍子胥列传》有记载。后为楚邑。”这部安徽权威的史志书对舒县的来历及在春秋前后的地区阐述得非常清楚。即舒县原名来源于古群舒国,春秋以前,是大别山以东地区氏族方国的统称。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续修舒城县志·卷四·舆地志》记载:舒城“周,为舒国。”“春秋舒国,后属楚。僖公三年,徐人取舒。杜预注:今庐江舒县。文公十二年,群舒叛楚,楚子孔执舒子平。注:群舒偃姓,舒庸、舒鸠之属,今庐江南有舒城,舒城西南有龙舒。《史记正义》:舒庸、舒蓼、舒鸠、舒龙、舒鲍、舒龚,以其非一,故言属以包之。”
众多辞书、志书和史书都清楚地记载,舒城是春秋以前古群舒国所在地,而且是主要地区!这个古群舒国为徐偃姓部族于大别山以东、巢湖沿岸建立,共有舒国、舒庸、舒鸠、舒蓼、舒龙、舒鲍、舒龚、宗子国等小方国。汉高祖四年(前203年)设立的舒县,原名来源于古群舒国,也即渊源于春秋以前古群舒国。